家乡的年味作文

时间:2021-01-15 13:22:15 | 作者:

家乡的年味作文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年味作文1

  家乡的新年有着一股万象更新的气味,承载着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故乡那股浓浓的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的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刚进腊月,每村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杀猪。这杀猪啊,是把一头已经挑选好的猪,一个人拽着它的尾巴,两个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个专制木板一放,一刀结束了它可怜的生命,只听见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然后再烧一大盆热水,把这猪往热水里一放,再经过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腊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起来,为着早上这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做准备工作了。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制而成的,不过多久,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就出炉了。

  在腊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前奏。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顿饭,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从这以后,全市戒备,大人们开始为办年货而操心了,而小孩子们也开始为压岁钱能收多少而担心了。在过年前家里必须要经过一次大扫除,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中不顺心的事,还要把家里的各种东西给摆出来。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团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个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萝卜样样都有,平时见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这过年期间它却不怎么感冒,没有任食欲,这可能就是大人常说的年饱吧。在团圆饭中最重要的就是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这鱼头一定要对着长者,大人们喝点酒,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爱的饮料,大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其乐融融,到处都有浓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刚黑,鞭炮声便响个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点左右,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祷新的一年自己能红红火火。那一夜整城几乎彻夜未眠,一直响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热闹。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的和一个又大又红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过年的新衣服给穿了出来,临近中午,就要开始拜年了,提上年货便向目的地走去,这小孩想收压岁钱必须得磕头,大人则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正月后面几天也就是到处拜年、吃饭,你有可能在到处拜年的途中收获很多见识。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玩花灯的随处可见。在这一天,广场上真叫人山人海,广场上人们专门留出一片燃放烟花的地方,只听一声巨响,精彩绝伦的烟花表演也拉开帷幕,红的、黄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势,仿佛一颗颗璀璨的小太阳在空中熊熊燃烧,分外漂亮。过元宵必须要吃汤圆啊,那甜美的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节正式结束了。因为学生们在这一天就开学了,大人们也开始正常上班了,虽不舍,可这春节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家乡的年味作文2

  春节来临,鞭炮声阵阵,千家万户张灯结彩,空气里充斥着浓浓的年味。而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年俗。在我的家乡,每逢春节,每家每户都会烧一份力笋烧肉,用来请菩萨,剩余的自己食用及招待客人。奶奶总是早早地就开始张罗这件事情:“要过年了,得烧一大锅力笋烧肉。慢慢吃一整个春节”

  小年左右,我陪着奶奶、妈妈第一次去菜市场,购买力笋。这挑力笋也大有讲究呢,不能太长,这样才能够尽量嫩些。所幸有奶奶这个主力军,奶奶老到,细细选出令她满意的力笋,乃至老板都总是会夸她精明。过称之后,我也会抢着去拎。拿回家后,我把力笋洗干净,放进一个水桶,放满水浸着。这就是第一件食材。

  大约一周后,我们第二次去菜市场,购买猪肉。我们来来回回逛了好多个肉摊,于是我不解地问奶奶:“奶奶,这购买猪肉也有讲究吗?”奶奶笑着告诉我,力笋烧肉一定要是五花肉,这样即有嚼劲又不会太柴,到时候五花肉的油脂与力笋的汁水融合在一起,美味不腻,十分入味爽口。我听着听着,口水不由得流了下来,奶奶看着我笑了。

  食材终于到齐了,可以开始做菜了!

  奶奶先把浸泡的力笋切成丝,把肉切成豆干大小的块,与此同时,我们把锅烧热。随后把肉放在锅里翻炒,炒出猪肉里的油。过了大约五六分钟后,把再切好的力笋放进锅内,与猪肉一起翻炒,直到锅里的力笋浑身蘸满油。这时加入料酒,顿时烟雾腾腾,猪肉和笋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扑鼻而来。再加入一大锅的水,放入适当的酱油、糖,肉和力笋一起炖。直到筷子可以轻轻松松可以戳进肉里,那说明炖的差不多了。打开锅盖,香气四溢,充斥了整个厨房;再尝下味道,嗯,味道正好。这样就表明可以出锅啦!我们把肉和力笋放入一个大盆里,满满当当一大盆啊,褐色的猪肉和力笋色彩层次有致,上面泛着亮晶晶的油层,看上去非常的美味诱人。这下终于大功告成,每次要吃的时候勺一块热一下就好啦。

  但是,我觉得应该是新鲜的更好吃,于是我对奶奶提出了我的困惑。奶奶温柔地对我说:“旧时代家家户户物质匮乏,过年有力笋烧肉已经是难得的佳肴了,一旦有客人来了勺一碗热一下拿出去就当主菜给大伙吃。如今时代变迁了,虽然我们的日子变好了,可力笋烧肉的味道早已融入萧山人的年味中去了啊。”

  可能就像老舍爷爷读本里的《北方的春节》说的,腊八节一定要喝特制的腊八粥,在我们家乡,力笋烧肉就是年的代表,吃着可口入味的力笋烧肉,就是品味生活质朴的美好,品味家的温暖。再怀着这种,我细细咀嚼着力笋烧肉,嗯,我还是蛮喜欢这个味道的,甜甜的,一丝一缕从我的味蕾到我的心里,这就是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3

  盼星星,盼月亮,我们又盼来了新的一年,不要说多姿多彩的新衣,不要说五颜六色的烟花,更不要说千门万户红彤彤的春联,光是拿着长辈们给的大红包,就让人感到过年浓浓的年味。

  除夕那天早上,过年的鞭炮声把我从那美好的睡梦中惊醒。打开窗户,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让我好不舒爽!深吸一口气,嗯!好一股过年的气息。走出卧室,妈妈依然像往常一样早起,不一样的是客厅里洋溢着满满的中国红!红窗花,红灯笼,红对联,红衣服,这些东西都使家里充满了年味。妹妹正嘻嘻哈哈吵着闹着要爸爸放鞭炮呢!每当这时,老爸的脸上就露出了慈爱的笑:“乖女儿,好宝贝,咱们不急,晚上就放炮去!”

  “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纷飞的思绪。哟!开门一看,是叔叔来给我们拜年了!只见他的脖子上挂着大围脖,头上顶着个滑稽的大红帽子,手里提着个大红灯笼,这样子谁见了谁笑。他似乎丝毫不在乎我们的笑声,反而抱拳作揖:“大哥大嫂,新年好!”这时妈妈就开始笑起来,并且点头回礼,还用她纤细的手拍我一下,我立刻会意了,说起吉祥的话来;“叔叔,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叔叔欢喜地摸了摸我的头,塞给我一个大红包。哈哈,我又多了一个大红包呢!妹妹这个小丫头,竟不服气地鼓起嘴:“祝叔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没说完呢,我们早已笑作一团,只有不懂事的妹妹在那吵着要红包,看着这欢乐的景象,我笑了笑……哦,年味更浓了。

  最开心的时光就是一起吃年夜饭了。一家子的人又团聚在一起,好不亲热,一下子,屋中似乎又暖和了许多。大家高兴地吃着火锅,时不时地起来敬酒:“来,大哥,我敬你!”每当这时,爸爸就站起来,脸上泛着丝丝红晕,好爽地说:“那我就干了!”然后抬起头,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当然也少不了我,我用果汁代酒,大人们在这个时候就一齐笑话起我来,并且开始对我小时候被灌醉的事津津乐道。

  喝完热热闹闹的酒,我们就要上天台放烟花了。“嗞!”小叔点燃了线头,导火线上的火花一蹦一跳的,似乎也在庆祝新年,渐渐地,只听一声“轰”的巨响,烟花“嗞溜溜”的上了天。那烟花,带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希望,对家人的祝福升上天空。突然间,天空似乎被照亮了,闪出五彩缤纷的光,大家的脸浸在光里,好像就在那一瞬间,我们的嘴角都向上扬了,打心底里的,我们开心的笑了。在一片火光中,在一片爆竹声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大声喊道:“过——年——了!”

  情浓浓,意深深,年味到处弥散……哦,这是我们家的年味哟!

家乡的年味作文4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和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和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和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和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和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5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刚到老家,祖父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祖父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祖父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祖父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祖母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祖父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祖母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祖母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祖母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祖母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祖母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祖母70大寿,爸爸和祖父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祖母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家乡的年味作文6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父亲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父亲母亲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父亲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父亲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母亲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母亲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父亲母亲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父亲母亲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作文7

  浓浓的乡情伴随着年味儿越来越香醇暖磬,夹带丝丝寒意微稍缕缕春风在外风雨兼任、烈寒苦霜的一年多来只是心思切急的推开家门那一瞬间温情满满的说:爸、妈,我回来了。家乡的饭菜有很多很多童年的回忆,它牵不走多年漂泊在异地而又归心似箭眷恋乡土的情、带不来没有比那爷爷奶奶抚摸我脸颊、爸爸妈妈疼爱有佳、繁絮唠叨的爱。

  一家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围着大圆桌吃着团年饭十分开心,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全家总动员忙里忙外,张灯结彩的布置很是喜气热闹惹人,不时我爸还使唤着我妈春联没贴好啊、福字贴歪了啊...,我咋的一看在旁偷偷乐呵呵的叽笑,飒然间我妈就不安泛滥的轻啪几下我的脑瓜,赶忙晕头转向的没晃过神儿来.....。

  从腊月初就已经进入了过年的月季,随着这几年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化改革,鞭炮似乎不再是很畅销了,有很多街道、小区周边都明令禁止不许放鞭炮了,自然就少了许多从小跟到大、一声震翻天刺激畅快的伴奏乐曲。还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过年的时候在一起玩儿,总是要比着看谁买的鞭炮多、种类多,这不话音儿还没落下就来了个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他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噼里啪啦的东边烟火、西边纵歌、南北搭篝。

  家乡的变化很大,城区改造扩建使我对家乡的环境空然间一片盲白,经过黄帝故里才感觉到这是一场久别重逢的相遇,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会慕名而来寻根拜祖,随着春节将近,各种各样大小不异的中国结挂满整个炎黄广场,家乡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喜庆,而那不时打点着年货的老板嘴里清唱家乡戏的方言很是熟洱怡心。

  画面已经持续到深夜,当万家灯火通明到整宿是年老一岁寄托着新的一年如似往年一样祝福家里所有的亲人平平安安。在过去的一年里或心中还有难愈不平的各种委屈、或暂时相隔两地对恋人彼此牵挂的诀诀衷心、或故人已去墓前哀思痛悼的无比伤情、或不能抹去灾难带给家庭永世分离的阴影、或等不及老爸老妈年三十儿久别未见的孩儿依旧未归无以对语。

  当我们长大了,都变了,被世界改造了,不会在想着小孩子手心里的画笔还复有当年一条条画到海枯石烂彩色变黑白的思绪;不会在念着有没有一个人对你说的最记忆深刻的话语;不会在放着怎么也跑不出世界地平线放以蓝天无肆飞翔的风筝假期;不会在赶着时间来到教室弥补前一天未做完的习题。但我们会留着那只握满手纹的画笔、记着那段启蒙络绎的话语、存着那只幼少执手的风筝、盖着那本青岚别趣的笔记。

  而这酒香似扑鼻,烟火腾空升起,雄关从头越,万象更新。

家乡的年味作文8

  一年一度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到处充满着喜庆、欢快的氛围。除夕夜,我们一家三口也不例外,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寻找中国的“年味”。

  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呢?爸爸告诉我,版本有好多种,公认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做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年三十的晚上,每家每户贴大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逐夕兽,以求得新的一年安宁。从此,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年三十就被称为除夕。

  中国的有着独特的年俗文化,如包饺子、贴门神、耍花灯,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期盼来年财源滚滚,吃鸡寓意“吉利”,吃鱼就是“年年有余”……不过,听说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但我觉得,不能光靠这些食物决定来年的好运或厄运,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顾,是要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得来的。

  接着,爸爸妈妈聊起了自己的家乡过除夕的风俗。爸爸给我讲了湖南老家过年的习惯:在湖南,除夕的团圆饭是在除夕的早晨或中午开始的,食物一般有腊鱼、腊肉、油炸豆腐等,还有地瓜干和花生等零食。而且,豆腐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豆腐谐音“多福”或“斗富”,寓意着新的一年更加富有、幸福。爸爸说,他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就是除夕观看花灯,还有耍杂技、变魔术和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

  妈妈是江苏人,她也讲起了小时候除夕的情景:在江苏,每家每户的团圆饭都是在晚上吃的,“鱼米之乡”的年夜饭一定少不了鱼,当然和湖南一样,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妈妈小时候的新衣服是自家买布料,请裁缝做的,新鞋子是外婆亲手纳的千层底布鞋;初一还会跟同龄小朋友结伴去拜年,一圈下来就会“大获丰收”,瓜子、花生、糖果等把衣服口袋塞得满满的……

  听了爸爸妈妈的讲述,我又想到:像我这种在上海大都市“土生土长”的“00后”,和爸妈他们这一代的过年方式就不一样了,主要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并通过网络和老家的亲戚“团聚”。想和远方的亲戚聊天,可以使用QQ、微信或微博私信的方式;如果想见到对方,还能用视频通话模式;想送给长辈一件礼物,能够先去网上挑选,再寄到对方家里;当然,压岁钱也不用给现金了,直接打入我的网上银行账户……于是,我把我的想法也说了一遍。“不过,”我又说,“这样过除夕,虽然省去了回老家时的旅途劳累,但总感觉缺少了家人团聚时的那种温馨味道,不如我们明年回老家过年吧!”爸爸妈妈齐声说“好”!

  这时,我们仿佛闻听到了远方家乡的欢声笑语……

家乡的年味作文9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

  ——题记

  大年三十那天,只见妈妈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大家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神”,并且今年搬了家,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妈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妈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妈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妈,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了家乡的一传统习俗。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了,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了蜡烛烧了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了,是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了。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妈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了给菩萨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一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一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一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了。家乡,每家每户都杀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我却见到了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

  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家乡的年味作文10

  夜,深,天空静如一片黑色的海,只是今晚,不见泛起一丝涟漪。

  夜幕,寂寥,自宅,案前,零点,除夕。

  20xx年的最后一个夜晚,20xx年的第一个凌晨,天上灯,四周静默无声,家中阖无一人。抬头看,望不见那盘银镜,依稀数得清沉于天海的几粒白砂。除夕之夜,听不见半点嚣音,世界都沉默,是在为新的一年祈祷?推开半扇窗,闻不见那熟悉的烟火味,或是被刚洗过的头发上残留的香波味掩盖?今天,到底是几号?脑子凝滞,拒绝去思考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感到有点口渴,走进客厅,打开灯,望望电视纱帘,好像已积一层灰。高三以来已经很少掀开它,就连父母也是。今天夜里,少两个人,多两只仓鼠。寒假几天不长,但一个人呆在家里未免有些无聊,于是买小仓鼠逗乐,但买回来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观察它们慵懒作息的闲情。作业还堆叠如山。回到桌前,摊开化学寒假作业,没写两题,又发呆望向窗外,是夜已深,人已倦?还是对这压迫的静感到不适?以前的自己是怎么度过这段虚无的时光的呢?凝视着黑暗,在记忆的残片中搜索……

  灯火通明,祖孙齐聚。鞭炮,电视,零点,除夕。

  这是多少年前的一个夜晚。那时我好像还没上初中,家中六口—祖辈两人,父辈两人,还有我和表哥。大家围在一张小茶几周围,看着春晚,爸爸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双手互搏,左右开弓,忙得不可开交;爷爷奶奶好像在看着电视,但每次我视线落向他们,总会目光相交;妈妈一边对抗着窗外的鞭炮声,一边聚精会神地望着电视,生怕错过些什么。而我则和哥哥玩着卡牌游戏。不大的房间里,时不时响起或沉或腻或尖锐的笑声。

  零点半,大年初一。

  我陪爸爸下楼放那“一万响”,捂着耳朵,小心地跺着碎步,地面上还有未化的冰。长出一口气,水雾融入街灯,让那光晕更加朦胧……

  一家三口,新居,高楼,烟花,雪,零点,除夕。

  这大概是三年前,还是四年前?刚搬家到闹市区的第一个大年夜,天空飞下朵朵雪花,使这夜更增情趣。小区里好像不让放鞭炮,于是一家三口移驾到楼顶天台赏夜。这里视野极好,踮起脚,旋转一周,全是红黄冲天炮与天幕的热吻。我好像站在世界的中心。花火,像是给这一家三口的礼赞。在地上掬一捧积雪,向天空抛撒,冰晶映着黄白灯光,在我周围闪烁。冲父母笑笑,父母也回望我微笑。长吸一口凉气,没有闻到那熟悉的气味,但是有淡淡的惊喜与甜蜜飘进心间。

  大概已经零点三十,雪越下越大,我们赶紧缩回家,赶在万花火丛凋谢之前,把最美的一幕印在脑海。

  青春,拼搏,作业,高考,一百天,零点三十,大年初一。

  昨天一大早,听着父母仿佛无尽的嘱托,目送他们离家。今年,我不回老家。只有我一个人看家。合上作业,想看看时间,突然想起因懒得与同学互发祝福短信,防止你来我往不可开交,我提前将手机关机。陷进被窝,鼻腔里充斥着洗发香波与有助睡眠的薰衣草味道。今晚就不熬夜吧!在这令人放松的香气中,我感到,这也是过年才有的享受,也是一种年味吧!

家乡的年味作文11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与大年初一最为热闹。我的家乡在闽中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春节可真热闹红火啊!四世同堂的我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过年共享天伦之乐。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一放假我就催着老爸妈妈带我回老家,到了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一大早,爷爷就带上我们几个去买年货了,到了市场,哇!年货真多!有春联、鞭炮、烟花、鱼、虾、肉、年糕等等一大堆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们几个小姐妹挑这选那,直到爷爷与伯伯他们的摩托车上大袋小包的挂满了,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市场。

  除夕的年夜饭真丰盛!下午老爸与啊二叔叔就当起了厨师,开始准备两大桌好吃的菜,想想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年夜饭还没开始我们就啃起了风爪,吃上了春卷,喝上饮料了;这个时候大人都不会骂我们哦!年夜饭开始咯!我们小朋友与妈妈们一桌,吃好喝好!真开心!老爸与伯伯、叔叔、小爷爷、大爷爷他们一桌,一家人在一起可开心啦!大人们送给我很多祝福,还有压岁钱呢。我也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我们家除夕的年夜饭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老爸他们兄弟几个还喝酒聊天,一连喝了好几箱,难怪大家都叫他喝酒王呢,喝到晚上十点,老爸还说不醉不归,真是糊涂了。

  最有意思的还是放烟花。我们老家有个说法:除夕晚上十二点过后整个村子里谁家鞭炮最早放,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得到最好运。春节联欢晚会还没结束,我们小姐妹几个就等着了,新年的钟声还没响,伯伯就点响了鞭炮,老爸帮我们小朋友就放起了烟花,顿时整个小山村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烟花照亮了整个天空,当美丽的烟花飞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它们在天空中伸展自己的腰身,多么快乐,多么活泼!看着绚烂多彩、美不胜收、漫天飞舞的烟花,我们都忘了是不是第一个放响的了。除夕的夜空多么美啊!

  大年初一天刚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响起,我们都换上新装,早早的吃过了早饭,开始走亲访友,街上非常热闹,空气里荡漾着炮竹的硝烟味,大人们三五成群的来来往往,我与小朋友们在街上玩耍,欢笑声从心底透出,新年对孩子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啊!家家户户的屋子里,充满着笑声,洋溢着欢乐。

  一眨眼,元宵节就到了,我们该上学了,大人们也该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兄弟姐妹们恋恋不舍的挥手告别了,期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老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与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

家乡的年味作文12

  家乡新年有着一股万象更新气味,承载着悠久中国文化传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故乡那股浓浓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刚进腊月,每村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杀猪。这杀猪啊,是把一头已经挑选好猪,一个人拽着它尾巴,两个人拽着它耳朵,往一个专制木板一放,一刀结束了它可怜生命,只听见一声撕心裂肺叫声,然后再烧一大盆热水,把这猪往热水里一放,再经过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腊八那天,家家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起来,为着早上这一碗碗美味腊八粥做准备工作了。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制而成,不过多久,一碗美味腊八粥就出炉了。

  在腊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春节前奏。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顿饭,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从这以后,全市戒备,大人们开始为办年货而操心了,而小孩子们也开始为压岁钱能收多少而担心了。在过年前家里必须要经过一次大扫除,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中不顺心事,还要把家里各种东西给摆出来。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团聚到一起,美滋滋吃一个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萝卜样样都有,平时见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这过年期间它却不怎么感冒,没有任食欲,这可能就是大人常说年饱吧。在团圆饭中最重要就是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这鱼头一定要对着长者,大人们喝点酒,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爱饮料,大家互相说着祝福话语,其乐融融,到处都有浓郁香味,最重要就是看春晚了。天刚黑,鞭炮声便响个不停,在除夕夜十二点左右,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祷新一年自己能红红火火。那一夜整城几乎彻夜未眠,一直响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热闹。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对联和一个又大又红“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过年新衣服给穿了出来,临近中午,就要开始拜年了,提上年货便向目地走去,这小孩想收压岁钱必须得磕头,大人则都笑呵呵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正月后面几天也就是到处拜年、吃饭,你有可能在到处拜年途中收获很多见识。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玩花灯随处可见。在这一天,广场上真叫人山人海,广场上人们专门留出一片燃放烟花地方,只听一声巨响,精彩绝伦烟花表演也拉开帷幕,红、黄、绿什么颜色都有,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姿势,仿佛一颗颗璀璨小太阳在空中熊熊燃烧,分外漂亮。过元宵必须要吃汤圆啊,那甜美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春节正式结束了。因为学生们在这一天就开学了,大人们也开始正常上班了,虽不舍,可这春节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家乡的年味作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笼。鞭炮声,五光十色的烟花和的硝烟到处都是。一辆辆汽车涌进山村,抱着大大小小一大堆礼包,欢欢喜喜地向自家奔去。

  以前,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烟花爆竹的世界。大家说,过年不放鞭炮,等于没有过年。今年,我们家乡提倡绿色环保,不能乱放烟花炮竹。今年春节,我们就打篮球、做游戏,最有趣的游戏就是放风筝了,一吃过午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发明家广场,准备放风筝。我捆上线把风筝往天上一扔,就跑了起来。哈!风筝上天啦!天上还有许多风筝:有小燕子、蜻蜓、凤凰……只见我的风筝好像很得意似的,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打旋,一会儿向前冲,连我都难以置信。风筝在天上自由地飞翔,我祝愿所有的人春节快乐。

  对联中也饱含年味,红底黑字的上联、下联家家户户的门上都少不了,有着朝气蓬勃的“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有着五谷丰登的“岁岁年年添美酒,狗岁丰登洒一船”;还有那充满希望的“贺岁红联增喜气,一元复始艳阳天”。大街小巷贴纸满了福字,路上的行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喜悦!

  当然,看春节联欢晚会肯定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呀。一家人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节目。听大人们说,大年三十,要守岁。今年的大年三十,我边看春晚边打瞌睡,到了十一点时被《春晚》里的笑声惊醒,我连忙打起精神提醒自己“这是我头一次守岁,千万不能放弃”。春晚里又有唱歌,又有跳舞,还有我的最爱——小品与杂技,我一下来了劲,看得连蹦带跳,笑弯了腰。当时钟的秒针一步步走向十二,突然,十二到了,外面的花炮哗啦一下不约而同地响起,揭开了年的序幕。

  拜年是一个重头戏。去亲戚家拜年,孩子高兴,大人开心。孩子高兴的是有压岁钱和礼物,可以尽情地玩耍;让大人们高兴的是,今年一家人又可以欢聚一堂,聊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打算。

  走在街上,人人换新装,那代表吉祥如意的红色像火一样在整条马路上燃烧起来,让人看起来红红火火、喜气洋洋。超市里人山人海,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

  耒阳乡村多数要耍狮子舞龙灯,或唱大戏、开庙会、元宵灯展。龙灯前有彩旗牌灯,大锣大鼓开道,后有帮事队、鼓乐队,浩浩荡荡。每到湾村,就有鞭炮相迎,有的邀吃拦门酒,俗称“邀座”。此时,狮子龙灯表演一番,以示酬谢。随着正月十五“元宵灯节”的谢幕,春节“过年”就算完成了。

  淡淡的火药味、浓浓的墨香、飘渺的香火味弥漫了整个正月,走到哪儿都有这年味。正因为有了这浓浓的年味,春节才如此多姿多彩。

家乡的年味作文14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乡村里那特别的年味儿也慢慢的向我飘来。

  在老家的年中,祭祖坟是必不可少的。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和大伯一家子拎着鞭炮,拿着镰刀风风火火的疾步走向那深山老林,来到太奶奶的坟边,哥哥先用镰刀麻利地把太奶奶坟前的杂草藤蔓清理的干干净净,随后上香、烧纸、磕头、放鞭炮……祭完三个祖坟,天也就黑了,回到家还没进门,便有一股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伯母一见我们回来,马上说道:快去洗手,马上开饭了。

  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吃着色香味俱全的团年饭,大家边吃边聊,好不热闹!大人们不禁谈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趣事,只听爸爸说:“我们小时候啊,大年三十晚上要去挑水。水代表财富,谁家挑的水多,谁家的财富就多;大年初一要去砍柴回来,进柴偕同进财,就是把财神迎接到家。”

  吃完年夜饭,精彩的联欢晚会就开始了,今年的晚会比往年更精彩,可是看了一会儿,我的眼皮就开始大架了,我无精打采的问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才去睡觉啊?”妈妈轻轻地说:“今晚要守岁,得12点放完烟花才能去睡啊!”一听到“放烟花”三个字,我马上来了精神,瞪大眼睛看着电视屏幕,迫不及待的盼望12点的到来。伴随着“叮咚”的声音,12点的钟声敲响了,我立即跳下沙发,穿上鞋子,抱着几捆各式各样好玩的炮竹,跟着爸爸和大伯来到家门前的空地上。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烟花似火箭班冲上了填空,在天空中绽放了它的美丽,一下子乌黑的天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五颜六色,让人目不暇接。你看,那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

  大年初一早晨,我穿着粉红粉红的棉袄,坐上大伯红色的小三轮车,行驶在天地间的小路上。读到这里,你肯定好奇:“这是要去哪里呢,要去干什么呢?”那好,我来告诉你吧!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一早上要吃大汤圆,寓意全家幸福圆圆。你瞧,我脚边有两个桶,装着泡了一夜的糯米,我们这是要去村外的加工厂将白米打成粉,准备做大汤圆。来到加工厂,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台老旧、满是灰尘的机器,只见工作人员一按下电钮,机器便剧烈的震动起来,把白米从上面倒进去,经过一阵“轰隆隆”,从一个铁皮嘴里吐出来的就是糯米粉了。我和大伯提着两桶糯米粉回到家,糯米粉经过能干的大伯母的巧手,不一会儿就变成大汤圆漂在翻滚的开水上面了(听妈妈讲,做得好的大汤圆皮薄馅厚,煮熟要能在开水里飘起来)。我捞起一个大汤圆,问伯母,“这个好不好吃?”伯母慈祥地对我一笑说:“你尝尝看!”我使劲咬了一口,好烫呀,可那好吃的味道又让我不愿意吐出来……“真好吃!伯母您真棒!”我不禁赞叹到。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儿!肉中有香,香中有甜,甜中是家人的团员。

家乡的年味作文15

  小车在山坳里摇摇晃晃地行驶,载着满车的年货和嬉笑的我们。阳光从车窗外洒落下来,温暖的抚摸着我的脸颊。

  生活日益的现代化似乎让人们频频感叹年味淡化。节日的氛围好像只剩下朋友圈里群发的祝福和那一台没有新意的春晚。我坐在电暖炉前,也轻叹一句:“年味是究竟什么?”

  妈妈拉起我的手,笑盈盈的,十分兴奋:“我们要去爷爷家过年,快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了。”我们几个人硬是把前几天逛来大包小包的年货塞进了车。一家人有说有笑,阳光乘着清风照的身上暖洋洋的。

  镇上车水马龙,小摊贩的叫卖声,大娘叽叽喳喳的砍价声,车子滴滴的鸣笛声混杂在一起。人和车都贴在一起,摊上的商品集满了铺子,大爷挑着担,悠悠地走着。店铺都争先恐后地挂上了灯笼贴上了春联,图个喜庆。

  牛羊猪鸡的刺鼻味儿也挤在热闹的空气中。我和妹妹还是那样,跑下车,四处寻找我独爱的那种烟花。妈妈在这个那个摊子间游走,手上尽是过年要吃的好货。爸爸还是坐在车上,扶着方向盘时不时前进点。

  车一过了闹市离爷爷家也就不远了。我好像闻到了年味。爷爷的老房子建在小山丘上,我们呼着喊着爷爷,赶着告诉爷爷我们回来了。爷爷果然卷起裤脚,在地里收些新鲜菜。屋前的草坪上铺着干腌菜和红薯干,在阳光下显得很白净。篓子里装着灰灰的糍粑,与城里白白的糍粑不同,爷爷家的糍粑揉了粗粮却也细软。

  陪伴爷爷的那个奶奶在矮矮的厨房里把红薯粉煎成坨粉粑。这是我一定会窜到厨房里,求着也要掺和一把。就算我煎了个焦黑,妈妈来赶我了,奶奶也只笑笑,慈祥的看看我。

  可我最喜欢的做的还是雪花丸子。我和妹妹一人一只杯子,往里放些泡发的糯米,在加上一坨揉好的肉泥。拿着杯子的手柄,斜着晃一晃转一转,一个圆溜溜的雪花丸子也就做好了。只要搬条板凳,再来一张桌子,我们俩就能转丸子转一下午。“咕噜咕噜”,杯子靠在桌上不断的旋转着发出响声。

  我还会捉弄捉弄妹妹,嘲笑她的丸子不圆。妹妹气急败坏找来爸爸评理的时候,爸爸就往我嘴里塞蒸好的雪花丸子,堵的我说不出话。我叽里呱啦说不清字,他俩就笑。桌子凳子清润在懒懒的阳光里,我们的笑声好像惊动了乖巧的风。

  晚上,春晚主持人还是说着差不多的,频道里传来的还是熟悉的喜庆调调,大大的桌子上还是摆着豪气的九个大碗,奶奶还是要是不是加碳火,爷爷还是斟满米酒,鞭炮的响声还在山坳里此起彼伏地哔哩啪啦,我们一家人还是咬着坨粉粑,抬头仰望冲向云霄的烟花。

  我想我知道年味是什么。有人才有情,有情才有味。